國小階段,媽媽要狠抓4件事,孩子才會一如既往地學習穩定

其它

一二年級成績具有很大的「 欺騙性」,其實是和高年級 對比的反差有關!拿數學來講,低年級階段隨便抽出一張就是100分,到了高年級100分就鳳毛麟角了!三年級分化一批,五年級又分化一批。

校內測試主要目的是考察 這個學期知識掌握和運用的情況,成績只是過去式的一串數字,意義在於 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一直不太建議一二年級以百分製作為評測標準。

一方面100分無意間成了 好學生標配,如果家長成績看得太重,勢必會帶給孩子壓力,另一方面滿分也造成很多家長的認知假像,真的並 不代表孩子就是數學小天才

為什麼低年級成績優秀,高年級一落千丈呢?

三年級是孩子的重要轉折期

常常聽到一些課外輔導機構的銷售們在向家長推銷課程時會說這樣的話:「三年級是道坎兒」、「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雖說是一種行銷的話術,其目的是為了製造焦慮,讓家長買單,但不得不說,三年級確實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三年級主要「轉」在哪裡呢?

1、孩子從一名兒童「轉變」為一名少年,越來越有主見。

2、生理和心理特點「轉變」明顯,開始注重自己的隱私和感受。

3、情感發展由易變性「轉變」為穩定性,情感開始自覺發展。

4、從被動的學習主體「轉變」為主動的學習主體,學習主要靠內需動力。

如果說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那麼9-11歲(從3年級開始)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9~11歲的孩子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

而隨著大腦發育的成熟,思維發展水準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而小學三年級是這個飛躍過程的關鍵時期,這時期孩子的注意力的穩定性提高了,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快速發展,總的來說,小學三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在小學一二年級一定要狠抓,尤其是抓好以下這4件事,孩子才會一如既往地學習穩定。

一、嚴抓學習方法

真正學習好的孩子,從來不是光拼努力,更是在拼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1.課前預習

預習是主動學習的過程,是學好知識關鍵的第一步。

會預習的孩子,會在上新課前,就把老師課堂上要講的內容全部流覽一遍,對新課內容有個大概的瞭解。

知道課文的難易程度,有側重點的學習,上課將事半功倍。

預習,也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有效提高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於基礎比較差的孩子來說,做好預習工作尤為重要。

2.課後複習

課堂上認真聽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課後複習也同樣重要,課後複習,可以抓住記憶的最好時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將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細細消化一遍,做到從聽懂到會用,這才算真正的學會了。

而且,系統複習可以把學過的知識貫穿起來,從而形成知識體系。

不但課後要複習,每學習完一個階段,都進行一個系統的複習,更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3.建立錯題本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孩子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犯過的錯誤不再犯。這就是最有效的提高。

顧名思義,錯題本就是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做錯過的題目的記錄。

小學階段,任何科目的學習都伴隨著一定數量的習題訓練,及時將那些平時和考試中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不斷複習。

保證之後遇到類似的題目不會犯相同的錯誤,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而且錯題本在考試複習階段,也是非常好的複習工具。

一二年級,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這是孩子今後學習的基礎。

二、抓閱讀,給孩子埋下閱讀的種子

孩子一二年級要狠抓,其中培養閱讀習慣是重中之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思考,而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而言,大量閱讀不是一件課餘裡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

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特點:

◆識字量少,還不能進行自主閱讀。

◆更喜歡看圖,尤其是繪本。

◆閱讀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

低年級孩子的閱讀措施:

◆興趣至上,針對孩子喜歡的類型,讓他嘗到閱讀的甜頭,才有興趣讀書。

◆關注孩子的識字量,教會孩子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

◆家長要起到良好示範的作用,和孩子一起閱讀,分享讀書心得。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閱讀習慣也不可能是一天就養成的,需要持之以恆。

三、抓學習態度,態度是行為的決定因素

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

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孩子的學習更是如此。

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習上得過且過,那麼學科基礎知識就掌握不牢,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

反之,如果孩子學習態度端正,即便現在成績一般,但最終的結果肯定不會差。

解決孩子學習態度的問題,家長應該在孩子一二年級就開始著手解決。

家長要注意三點:

◆調整心態,保持耐心

◆控制情緒,杜絕體罰

◆有效溝通,制定目標

家長務必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所以,要想讓孩子愛學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那麼家長必須先做讀書人。

家長自己先重視學習,才能引導孩子重視學習。

要切記,在小學一二年級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

四、抓習慣,好習慣是自律的關鍵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而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正是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

一二年級孩子應該養成的學習上的好習慣:

◆集中注意力、課堂上踴躍舉手發言

◆書寫規范,字跡工整

◆認真、細心、不馬虎

◆珍惜時間,學習上不磨蹭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總結歸納

一二年級孩子應該養成的生活上的好習慣:

◆規范作息、不熬夜、早睡早起

◆學會整理與打掃、做家務

◆學會尊師重教、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

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一個自律的孩子,是你想像不到的優秀。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低年級不努力,到了三四年級後,想彌補學習上的差距時,孩子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惶惶然。

想要避開「三年級現象」,那麼就要在一二年級重視起來。

Wendy媽有話說:

「三年級滑坡現象」是正常現象,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個問題時,不要過度的著急,這時家長們要跟孩子主動親近,去瞭解他的想法,順著孩子的想法找到成績下降的原因,才能提供最好的條件陪他一起度過三年級這個瓶頸期。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Wendy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需要傾訴和解決,歡迎關注我你是我的小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