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越大,孩子越不聽話!真正良性的親子溝通,從來靠的不止是舌頭

其它

有小學曾經開了一場特殊的家長會,讓每個孩子都在黑板上寫下一句最想對爸媽說的話,有個孩子寫道:

「爸爸,請你不要對我大叫。」

大聲說話常常刺傷了孩子的心。

曾經看過一個話題:你為什麼不想回家?

有人回答:

我已經25歲了,我媽跟我的溝通方式還是吼,聲音還特別大。比如起晚了、水灑了、碗摔碎了......雞皮蒜毛的小事都會被她拿來吼,每次聽到我媽的大嗓門,又害怕又想躲。

現在工作了,就特別不願意回家,寧願一個人呆著。

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大喊大叫的孩子,常常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柔和愛,甚至充滿不易被發現的緊張和焦慮。

吼叫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止如此,它也讓你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01

鄰居是一對大嗓門夫婦和他們6歲的兒子。

孩子雖小,但是調皮搗蛋總是給鄰居添亂。

昨天砸碎了樓下住戶的玻璃窗,今天又打碎了媽媽最喜愛的花瓶……

彷彿每一天,孩子都能闖禍闖出新花樣。

是鄰居不管不問,看管不嚴的問題嗎?

那倒未必!

相反,我更覺得是鄰居看管「過嚴」出了錯。

每當孩子出現過錯,鄰居都會憑藉他的大嗓門鬧得人盡皆知。

即便是關上門窗教育孩子,鄰居的大音量還是照樣能傳出來。

「跟你說過多少遍了,總是不聽」

「你到底想怎樣,一天到晚就知道闖禍」

……

諸如此類的教育用語,配上鄰居的「吼叫聲」,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可即便鄰居再怎麼大聲嚴厲責備孩子,孩子依舊難改調皮搗蛋的毛病,反而愈加叛逆不聽管教。

鄰居也不止一次向我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面對責備還學會了大聲反駁頂嘴。

可不是嗎,因為父母就是這樣教的呀!

孩子大聲反駁,實則就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

很多父母總以為,自己凶一點,大聲一點,孩子就會有所忌憚,害怕責罰而不敢一而再的犯錯。

又或者說,父母會在情緒點上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調大音量去責備孩子。

但無論是出於哪一種原因,在孩子眼裡都只有一種結果:父母教會我如何大聲說話表達不滿。

所以,當父母大聲批評孩子時,孩子心中有了情緒,就會學著父母的模樣以同樣的方式去「回饋」父母。

父母教育的聲音越大,孩子越不愛聽話。

02

媽媽說得越多,孩子「跑」得越快

知乎上有人問:「有個愛說教的媽,是種什麼體驗?」

看到一個高贊回答:「只要媽媽開口,我耳朵就想‘跑’。」

為什麼明明是為孩子好的道理,孩子就是不想聽?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 超限效應」,指的是機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時,會出現自然逃避的現象。

道理本就是個中性詞,一旦「槓桿」偏向居高臨下的說教,孩子聽得太多,耳朵自然會長繭,不但聽不進,甚至從「腳指頭」開始反駁。

看過一期綜藝《幻樂之城》,伊能靜在節目中聊到和兒子相處,「媽味」十足的她,在兒子這兒竟翻了車。

她說和兒子第一次吵架,是因為兒子想學剪輯,而她用了一堆分析、論證來說服兒子學編劇更有出路。

喋喋不休了半天,最後被兒子一句話噎住。

兒子反駁:「你用你知道的事來告訴我,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來你又沒去過!」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從不是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性的過程。」

孩子只會從自己出發去看世界,告訴孩子這杯茶好喝,和孩子自己體驗過後說「好喝」完全是兩件事。

居高臨下的說教,表面看是在溝通,實際只是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沒主動權,自然會因為沒有參與感而選擇逃避、反駁。

而真正良性的親子溝通,從來靠的不止是舌頭。

02

聲音越大,孩子感到的愛越少

如果你對著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心裡會怎樣?

母親朝我大吼大叫,我全身一震,頭飛向宇宙,胃掉進大海,嘴插進高山……」

德國繪本《大喊大叫的媽媽》中的企鵝心聲,雖然含有誇張的成分,但在現實生活中,大聲說話對孩子的傷害卻不容小覷。

而在臺灣,也有一些真實的實驗,讓孩子不知道母親是怎樣用吼叫來傷害他們的。

錄影中,孩子打電話給母親,問母親去哪兒了,母親故意用不耐煩的語氣和大嗓門回答孩子,說孩子「真煩,別老問了」,結果孩子掛了電話,哭了。

短兩分鐘的錄影,孩子打電話的問候,母親不耐煩的吼叫,都能讓孩子的情緒就像過山車一樣。

想一想在生活中,與孩子們共度的許多時光,當父母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對孩子們的行為不滿時,父母很容易對孩子們大喊大叫,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傷害每天會發生多少次。

你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在知乎上出現這樣的問題嗎?

還有網友的回答令人惋惜:

"我不喜歡大聲說話,因為我害怕,"他說。

其他人的聲音一響,我就會潛意識地藏起來,因為我腦海中浮現的全是媽媽對我大喊大叫的情景。

有一次,我懷疑媽媽不喜歡我,甚至討厭我,要不然為什麼總是大聲地跟我說話…

高聲講話,帶給孩子無限的恐懼感,讓孩子感到不安全、不快樂。

放低音量和孩子說話,放低的不只是音調,還有那份愛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心,敏感的孩子在與父母溝通時,比起內容,更重視父母的音量。

家長是愛,還是嫌棄,在 TA的眼裡,都隱藏在父母的心底。

03

媽媽耐心聽,孩子才會說

育兒專家盧勤曾說:「親子溝通的很多問題,大多因為父母說得多,聽得少。」

在《好父母,好孩子》書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兒子放學到家,開始都會興奮地和她講學校的趣事,但一開始她忽略了兒子需要一個聽眾的需求。

因為工作忙,每次兒子和她講話,她總覺得耽誤時間,眼神左顧右盼,一副「你快點說完」的樣子。

久而久之,兒子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話說完,只能加快語速,最後竟造成了語言障礙,講話開始結巴,越來越不自信。

發現孩子的變化後,盧勤開始反思,改變自己的「傾聽」模式,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指導者,而是放低姿態,耐心地聽孩子說,看到孩子眉飛色舞時,給與會心的一笑。

就這樣,孩子越來越喜歡和媽媽分享「小秘密」,性格也更加活潑開朗。

所以,想解決孩子的問題,第一步得打開我們的耳朵。

傾聽是父母育兒必備的能力,正如一句話說得好:「 孩子的教育80%在於溝通,20%在於教導。」

媽媽只聽不「說」,看似偷懶,卻讓孩子感受到用心的關注, 心理學中有個" 霍桑效應",說的就是傾聽的重要性。

美國有家叫霍桑的工廠,工作環境一流,福利待遇完善,但奇怪的是裡面的員工積極性不高,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低。

為此,心理學家們專門成立研究小組開始對工人進行「談話實驗」,想找出「癥結」所在。

兩年多時間裡,心理學家們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在溝通過程中,耐心傾聽,而不是反駁訓斥,當工人們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抱怨、意見全部發洩出來後,工作的心情越發舒暢,自然幹勁也十足。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真正被關注時,便會刻意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

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是。每個不聽話的孩子心底都有一個聲音,只要我們願意「聽」,孩子都會開口「說」。

父母學會有效傾聽,孩子說話才更有「底氣」。

Wendy媽咪有話說:

家庭是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眼裡就是成長的模仿物件。

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愛,還是嫌棄,其實全藏在父母的音量裡。

孩子有限的理解能力裡,會簡單的理解為:父母大聲和自己說話,就是不滿的表現,輕聲細語就是呵護,關愛自己。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產生這樣的誤解,使得親子關係惡化,還請各位父母在孩子面前,控制住自己說話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