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都十分重要,好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長遠

其它

經常帶孩子在社區廣場玩,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有的孩子人緣特別好,他可以和這群孩子踢球,和那群孩子打籃球,整個廣場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很受歡迎。

而有的孩子則真是「孤獨寂寞冷」,一直站在媽媽的旁邊,看著別的孩子玩很羨慕,但是不敢去。

從每個孩子的不同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項能力的高低,這就是 社交能力

01

哈佛大學進行過一項歷時75年的大資料研究,研究表明好的人際關係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

擁有優秀的社交能力,能夠讓孩子擺脫自我為中心的誤區,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提高感知能力,使孩子獲得獲得外界的認同,輕鬆駕馭生活,完善自我,快速融入圈子,並讓其轉化成為事業上的助力。

可以說社交能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都十分重要,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龐麗娟教授曾對兒童的社交類型進行過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社交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1、受歡迎型

受歡迎型兒童在交往中主動性較強,他們非常願意和別人進行交流,喜歡分享,喜歡溝通,喜歡聊天。這類孩子在社交中遊刃有餘,充分體現了我們常說的「人緣好」。

2、被拒絕型

拒絕型兒童雖然也會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但他們把握不好打交道的「尺度」,若得不到回應,他們有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譬如喜歡動手搶奪玩具,一旦情緒不好,就喜歡使用暴力或者難聽的話對待對方。

3、被忽視型

被忽視型兒童潛意識中習慣選擇逃避,在交往中表現靦腆、膽怯,很容易選擇退縮。他們甚至有時候會希望別人忽視自己。

4、一般型

一般型兒童在同伴交往中行為表現一般,非常普通,隨大流,比較溫和,但是也很容易被忽視。

02

孩子小夥伴少人緣差,有這些原因和表現

1、 性格過於強勢

這類孩子多數以自我為中心,從小嬌生慣養,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控制欲很強,自己的東西從來不和別人分享,別人的東西看中了就直接搶過來,這樣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

平時家長也都會提前告訴自己的孩子,要離說話粗魯、愛動手打人的孩子遠一點,不要和他們一起玩,避免受到傷害。

這類孩子家長要重視,最好不要抱著「只要我們不挨欺負就行」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一方面,養成這種性格今後在社會中很難立足;另一方面,如果哪天孩子遇到了更暴躁、更強勢的人,後果不堪設想。

2、輸不起

小孩子的得失心過重,也難以交到朋友。大家在一起玩遊戲,輸贏都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一部分小朋友輸了就不開心,找各種理由發洩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這一類小朋友也是因為家長過分嬌慣的緣故,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接受不了,「玻璃心」嚴重。這種心態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社交,家長要重視起來

3、愛炫耀

相對成年人來講,孩子的世界單純了很多,但是小朋友也是有虛榮心和攀比心的。有一類小朋友很喜歡拿出自己的玩具、進口的零食、昂貴的學習用具來炫耀。

與成年人的心理相同,如果你身邊有人不停炫耀自己的財富,我們也一定會對他們敬而遠之。

家長要注意在物質生活方面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個性強

這種個性強大概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性格特點突出,不願意與人交往;一種是孩子非常內向,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這兩種情況家長要區別對待。

前一種孩子要多參加集體活動,為他們創造與他人合作的機會,從而促進孩子與他人的溝通。

後一種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不要經常宅在家裡,逐漸培養、引導孩子交朋友,這樣才能更加開朗。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社交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這是心理學中人類基本生存不可或缺的需求之一。

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社交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對孩子今後人生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03

3歲以上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刻意在社交能力上進行培養:

1、鼓勵孩子進行主動社交

美國《心理學年刊》刊文指出,玩伴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缺少玩伴,日後容易孤單、憂鬱、焦慮,遇事易退縮,甚至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孩子聊天,一起玩,邀請其他孩子到家裡做客。如果是內向型的孩子,一對一的社交環境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儘量只邀請一個好友到家裡玩,每次邀請不同的小朋友。

不要在客人面前強迫孩子一定要叫人,一定要和大人講話聊天,更不要訓斥孩子。否則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認為社交=訓斥,慢慢地產生厭惡感。

2、教授孩子社交禮儀,社交技能

家長應該適當地教給孩子一些社交禮儀以及社交技能。比如記住別人的名字、如何稱呼他人、如何在交往中講禮貌、學會觀察每個人的特點,學會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等,使孩子成為同伴中受歡迎的人。

適當減少對孩子社交過程的干涉,尤其當孩子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家長千萬不可越俎代庖,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只要適當地給出建議和意見即可。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而且在不斷的類似事件中,孩子會總結出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方法比父母言傳更有效。

3、父母用自己的社交做孩子的榜樣

詹姆斯說:「孩子們從來不會好好聽從長輩的教導,但他們永遠都在模仿長輩。」孩子有極強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榜樣。

譬如,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與場合,為孩子創造鍛煉交際的機會的同時,看看父母是如何進行社交的。在一些社交問題的處理上,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告訴孩子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和陌生人溝通等等。

可以多邀請朋友們一起吃飯,讓孩子參與到功能表的制定,零食、遊戲的安排。如果有小朋友的話,告訴孩子如何安頓好小客人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看到了父母是如何社交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4、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父母通過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擁有父母高品質陪伴的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時,孩子的心中是自信的,勇敢的,擁有強大的內心世界。

真正的陪伴需要父母放下手機,專注、認真的陪伴孩子玩耍、畫畫、讀書,與孩子互動、交流,在陪伴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溝通、學會關愛、學會信任。

在現代的社會中,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孩子的一種基本素養,也是提高孩子未來發展的必備能力。

作為家長務必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為孩子的翱翔再填一對翅膀。

Wendy媽咪有話說: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意義重大,家長一定要經常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多給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並有意讓孩子學會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

通過交往,孩子能將自己與同伴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 交往為孩子提供了與同伴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條件與機會,幫助他們學會理解他人,學會如何辨別是非

也許過去的你只關心孩子的成績,那麼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多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多帶著孩子走出家門,擴大孩子的接觸面,讓孩子有機會和各種人打交道,並且盡情體驗交往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