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濃縮著整個家庭的素養! 高層次的父母,從不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其它孩子不吃,你心疼;孩子挑食,你生氣。只是,「吃飯皇帝大」,別動氣影響心情破壞氣氛。在餐桌上說出來的話就和上桌的菜一樣重要,專家指出,像是「你要吃掉餐盤裡的紅蘿蔔,才能吃點心!」這類的話就是餐桌禁忌,因為它會將食物貼上標籤,更糟糕的是,孩子會認為必須先吃難吃的,才能吃好料的。避開五句話,給孩子正確的用餐觀念。
1.「你能不能吃快點?」
「快吃呀,飯菜都涼了」;
「給你10分鐘,吃不完就倒掉」;
「嘴巴癱了?咀嚼的速度要加快」;
「快快快!好好的心情被你的慢吞吞搗壞了」;
……
當父母習慣催促孩子快吃飯時,第一,父母要知道,細嚼慢吞有利於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第二,催促會給孩子帶來焦慮感。 輕微的焦慮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但嚴重的焦慮會帶來糟糕的後果。在長期的較多焦慮下,催飯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厭食。
值得注意的是,在壓力下,孩子體內的皮質醇(也叫壓力激素)含量會升高,是體內的應激系統促使大腦和身體分泌的結果。美國兒童發展科學委員會(NSCDC)認為, 幼年時期長期焦慮、體內的壓力激素高的孩子,未來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社會能力較低、情緒管控能力差等問題。
2.你也太挑食了吧!
當家長常對孩子傳遞出他們「愛挑食」的訊息,這些話會在孩子心中慢慢內化成:「我有許多不喜歡的食物,而且討厭嘗試新鮮事」,把標籤貼在孩子身上可說是毫無益處。
3、
「好好吃飯,飯後就能吃零食」
不應該把食物(包括零食、甜點在內)作為好表現的獎賞或者以懲罰的名義扣留,這樣不僅是把甜點提升到了超級特殊的地位,而且還無意間傳達了一個資訊:你必須吃「噁心」的東西,才能吃到「美味」的東西。
如果你選擇提供小零食或甜點,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有一份,無論他們吃的多或者少。如果你的孩子只想吃零食而不是正式的晚餐,你也可以偶爾把零食加入到晚餐中,這或許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對一些孩子卻很有吸引力。
4、
「再多吃五口雞肉,三口豆子」
在家長看來,孩子總是不能很好地衡量自己吃的食物是否足量了,是否營養足夠均衡,因此便會不自覺地發出這樣「再吃幾口」的指令。這樣指令當然能説明孩子吃得更好,但孩子總得學會自己衡量一切,如果你一直習慣於發出這樣的指令,孩子將不會有機會建立自己的衡量標準,而且一切聽從你的指揮。
5、 你不會喜歡吃的!
就算家長完全瞭解孩子喜歡跟討厭的食物,也請家長們切記,永遠不要遏止孩子嘗試的機會,除了較具刺激性的食物必須在孩子嘗試之前先行提醒一下,除此之外,請家長們對即將滑過孩子味蕾上的滋味保持開放和鼓勵的心態吧!
所以,孩子們在餐桌上時,父母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1)沒有主觀色彩地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讓孩子自己選擇;
2)沒有電視聲音的干擾,也沒有家長的嘮叨和叮囑,讓孩子靜靜地吃;
3)提前跟孩子協商好就餐時間,培養孩子在合適的時間內完成就餐的習慣。
吃飯是小動物們都懂的事情,父母別把它搞複雜了
☞ 聊什麼 ☜
那我們陪孩子吃飯的時候,該聊什麼?怎麼聊?
聊天內容的基調:
設定在:輕鬆、快樂、長見識、互動性強、正能量的話題。
餐桌話題打開方式:
○ 拋磚引玉型
可以用「我……你呢……」的句式,家長先用自己的話當「話餌」,來釣孩子的「話魚(語)」。
比如對孩子說:「今天我在單位遇到一件有趣的事……你呢,學校裡有沒有發生好玩的事?」這樣就容易打開孩子的話匣子。
○ 懸念型
「你們知道嗎?今天網上曝光了一件超級奇葩的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和家人的好奇心。
○ 察言觀色型
孩子的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飯桌上,如果發現孩子精神頭不對,就要特別溫柔地問問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題?告訴孩子任何時候爸媽都是他的後盾,給予安慰,並指點迷津。
美味的晚餐,需要用美麗的心情來品嘗。難得的團聚,需要用溫馨的氛圍來成全。
好氛圍,是設計出來的
用餐話題,固然影響用餐氛圍。但是想要創造更好的用餐氛圍,還需要來點儀式感。
胡可是明星媽媽中的育兒達人。有一次,她帶安吉和小魚兒去馬雅舒家做客。
馬雅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招待大家。安吉和小魚兒吃得很歡。而馬雅舒的女兒米雅一向不好好吃飯。
馬雅舒苦惱地抱怨起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並向胡可請教。胡可「把脈」了她家的情況後,支招:「你家沒有固定的餐桌,就沒有了吃飯時必要的形式感。」
一語點醒馬雅舒。原本她是怕孩子發生磕碰,才沒有擺餐桌。沒想到卻失去了用餐的儀式感。
胡可支的招是有道理的,孩子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學習時坐在學習桌前,吃飯時坐到餐桌前,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就餐儀式感,不單單是一張餐桌能搞定的。讓孩子參與就餐的整個過程,也是一種鄭重對待用餐的儀式感。
做飯時,我們也可以請孩子幫著打下手,擇擇菜,淘淘米,打打雞蛋,甚至可以指導著孩子試著炒炒菜。用餐前,可以讓孩子負責分發碗筷,收拾餐桌等。
讓孩子參與餐前準備,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美國品德教育聯合會主席麥克唐納說:「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夠,能力無法補;能力有限,責任無限。」
用餐的儀式感,就是一種用餐前的氛圍預熱,可以增進孩子用餐的積極性。為一家人開心用餐,奠定良好的氛圍基調。
餐桌上,濃縮著整個家庭的素養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他們家三代同堂,期間,朋友家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著實打動了我。
開飯了,大家舉起筷子去夾第一趟菜,朋友讓大家嘗嘗她最拿手的脫骨鳳爪。一時間,幾雙筷子都奔鳳爪而去。只有朋友八歲的兒子去夾蒸茼蒿。
我問他怎麼不吃鳳爪時,小傢伙已將夾起的蒸茼蒿,放到了外婆的碗裡。他說:「外婆咬不動鳳爪,我先給她夾點蒸茼蒿。」
外婆笑得一臉褶子,對外孫連說謝謝。整頓飯,朋友除了不停地招呼我多吃菜,我發現他們一家人之間也相互照顧,大家說說笑笑,特別溫馨。
我突然覺得,孩子餐桌上夾的這一筷子茼蒿,折射出的卻是朋友家良好的家教底蘊。
孩子的餐桌教養,就是整個家庭素養的縮影。
很多公共用餐的場合,從孩子夾第一筷子菜,就能看出孩子的教養——有的孩子站到凳子上夠自己喜歡吃的菜;有的把咬了一口不喜歡吃的菜又放回菜盤……
孩子在外用餐的模樣,往往就是在家用餐的模樣。所以,一頓晚餐,也可以成為父母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的活教材。
Wendy媽咪有話說:
你在餐桌對孩子說的話,幾乎和你給他們吃的食物同等重要——你的話傳遞出的訊息會深刻影響他們對食物和用餐時間的認知,因此你需要格外注意你在餐桌上和孩子聊的話題。以上是5個你需要避免的話題,中的趕緊改